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念兹在兹、寄予厚望,先后3次视察吉林,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国大学生响应“创业奋斗 ‘就’在吉林”的青春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吉林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广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实践”活动。

在2024年这个充满希望的炽热夏天,学校医学技术学院“重温信仰 红色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开展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实践活动,全体成员在吉林这片铺满奋斗与赤诚的热土上,挖掘红色吉林基因资源、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感知祖国辉煌成就,看变化、看发展、看成就,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出征——感悟吉林红色热土的深厚底蕴
7月3日,医学技术学院举行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院长赵冰出席仪式并讲话,实践团指导教师及14名成员参加仪式。出征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赵冰代表学院向即将奔赴集安进行实践的师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她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聚焦主题主线,二是做到知行合一,三是强化安全意识。同时,为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授旗,鲜红的旗帜象征着团队的荣耀与责任,也代表了实践精神的传递与继承。实践团成员挥舞旗帜,飘扬的旗帜散发出富有朝气的青春风采。
仪式上,分团委书记胡皓月号召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多思考,多感悟,涵养使命担当,发扬医专学子风采,使此次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新时代医专青年的红色之旅、收获之旅。分团委副书记韩莉介绍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指导教师刘妍做安全、纪律动员。实践团成员一一表态发言,他们承诺将遵守团队纪律,主动担当作为,以青春之名共赴红色之约。
7月15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悠然升起,伴随铿锵有力的出征口号,医学技术学院“重温信仰 红色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17名师生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航。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边境小城集安坐落在吉林东南,与朝鲜隔着鸭绿江,边境线长达200多公里。老岭山脉犹如天然屏障,位于边陲又群山绵延,使得集安这颗闪耀的璀璨明珠远离内陆城市的喧嚣,祥和、宁静。实践团成员满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深入这片散发独特魅力的土地,跟着总书记的脚步,在征程中感受集安深厚的历史底蕴、淳朴的人文风情以及蓬勃的发展态势,探寻着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的爱国精神。
沿途中,成员们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每个人的生命都仿佛被悠扬嘹亮的歌声注入了能量,涌动着爱国的深情,饱含着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大家彼此分享着提前准备好的《热血》、《长津湖》、《青春之歌》等红色书籍,讲述着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重温峥嵘岁月的奋进力量。炎炎夏日,灼灼其华。在生机勃勃的时节,这是一场跨越书海的远行,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是白山黑水之间,一次叩响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心灵喧响,更是一场对于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
回望——感悟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抗美援朝首渡村和抗美援朝微展馆。
下解放村是“抗美援朝首渡村”,第一批整建制部队在这里秘密渡江赴朝作战,“首渡村”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英勇无畏奔赴战场的伟大壮举。如今,首渡村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实践团通过实地观察、聆听讲解,观看微展馆中的陈列文物、历史资料。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本本文献、一串串数据,无不镌刻了革命先辈彪炳史册的革命壮举,给成员们带来了灵魂触动和深刻启发,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与伟大,深深地被抗美援朝第一渡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光辉事迹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学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开的路上,大家不约而同唱响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豪迈的歌声铭记山河岁月!歌声中,成员们不禁再次回望这个写满了波澜壮阔历史的小村庄,以回望的眼神致敬英雄!
驻足——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深沉持久
在这次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集安国门。鸭绿江国门景区是省内唯一一个同时拥有铁路、公路两个口岸的边境国门景区,是目前东北地区整体跨度最宽、建筑面积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边境国门,被誉为“东北第一国门”。
当实践团成员们驻足集安国门之下,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高大雄伟的国门,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守护着祖国的边疆。仰望国门,那鲜艳的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祖国的尊严与荣耀。周围的青山绿水与国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壮观的画卷。天地英雄气,千秋上凛然。走进国门景区,景区内的红色文化长廊生动再现的集安红色历史让人动容,成员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的关于集安边境地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大家了解到,集安国门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界标识,更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
站在边境线上,实践团队长刘乙涵望着对面的异国风光,不禁发出感慨“一个国门,两个世界,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实践团成员张馨月换上了朝鲜族民族服饰,她说,在换上衣服的那一瞬间,仿佛感受到时空交织、传统与现代在威严的国门下碰撞融合,心里莫名涌现出强烈的文化归属感,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富强。成员们感叹祖国的强大和稳定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山河无恙、吾辈当自强的责任和使命!驻足此地,此次“三下乡”的意义已然具象化。
重温——汲取东北抗联精神的不朽力量
实践团前往的第三站是集安五女峰景区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主要营地。在五女峰景区,山峦起伏,林海茫茫,抗联战士们曾在此依托复杂的地形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里,山水间承载一段红色记忆。在这里,一草一木都在诉说当年的英勇故事。在这里,山川为英雄树起战斗的丰碑。在这里,成员们以边徒步、边学习、边感悟的方式重走抗联路,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当年东北杨靖宇将军领导下的抗联队伍在艰苦环境中英勇斗争、有志青年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战斗岁月。
此行中,实践团将思政课堂搬到历史发生地,以实际行动实现了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有效衔接。通过参观二道桥战役、土口岭战役抗联临时指挥部遗址以及碾盘会议遗址,成员们再次深刻感受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真正把爱国主义厚植于情怀深处,大家表示自己一定努力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精神的践行者,继承和发扬东北抗联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离开东北抗联主要营地时,成员们收获满满,彼此分享了自己对革命历史的敬仰和在这场特殊旅途中的感受,以及对泱泱华夏的由衷祝福。正如行程中大家所朗诵的诗歌,你要写中国,就不能只写中国,你要写五千年的漫长,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你要写心的炙热、爱的清澈,你要写觉醒年代的光、涅槃重生的火,你要写愿以寸心寄华夏,你要写只将岁月赠山河……重温东北抗联的革命斗争史,大家深知,身后这片亘古不变的苍翠青山是绿色的,更是红色的!
赋能——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集安博物馆,在这里全体成员再次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踏入这座全国唯一一座高句丽专题展览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完整的好太王碑拓本,巨大石碑象征着两千多年前金戈铁马的高句丽时代,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静静地诉说着集安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展馆中的每一件古代文物都承载着特定时期的历史记忆,展示了古人的精湛技艺和智慧,民俗文化展区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不禁遐想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生动地描绘了集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实践团成员们被高句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大家感受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以及人民在其中的奋斗与拼搏。此次博物馆之旅,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参观博物馆后,实践团在鸭绿江边召开了“三下乡”活动现场总结会,成员们表示在此次活动中,不仅了解了集安边陲地区地方历史,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元与包容的边疆文化,更深切体会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返程后,一定尽青春之力,使此次“三下乡”成果真正赋能未来,积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吉林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片美丽的吉林土地。最后,全体团员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面对鲜红的团旗,高举右手,重温入团誓词,再忆入团初心,用铮铮誓言荡涤初心,时刻牢记使命在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革命文化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为其三天的参观、学习和领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全体成员聚焦“重温信仰、红色赋能”主题,在红色地标中致敬历史,在精神谱系里接受洗礼。
新时代,新征程。通过亲身体验,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爱国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生生不息,作为吉林大地最具辨识度的精神标识,新时代青年有义务也有责任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在集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前进的动力,将这次学习的成果带回学校、带回课堂,紧跟总书记的脚步,将爱国之情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爱国精神,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吉林大地,肩负起新时代青年使命,为吉林的振兴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