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机构 | 团校 | 学生组织 | 团学快讯 | 团内荣誉 | 下载专区 | 青春视窗 
 
   
 
 青马工程 
 社会实践 
 校园文化 
 志愿服务 
 学术科技 
   
   
 
共青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首页>>团学快讯>>社会实践>>正文
 
学校健康学院“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中医国粹 ”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活动纪实
2024-08-05 12:48  

山之有本,方巍峨高耸,雄踞厚土;水之有源,方为雨为露,为泉为源;中华文明的涟漪荡漾出去,汇入世界的汪洋,又极富有生命力地回溯到原点,“根”是起点,又是终点,而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传承是根基,更是未来。在璀璨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瑰宝,中医文化作为人类生命哲学的基础,“传承中华,守正创新”才是出路。作为医学生的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响应号召,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做好文化自信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健康学院积极组建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医国粹” “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本次实践活动由分团委书记徐晓玉、学办朱伟松老师带队,深入“湿地风光、鹤乡白城”开展实践活动,一行28人旨在通过实践,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一“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充足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面向全院康复、中医、针推、养生专业的学生发布征集并自愿报名,对所在专业人数占比分配具体名额,根据团委的筛选要求对所有报名的同学从学习成绩、综测成绩、现实表现、和家庭所在地域等方面进行考核筛选,最终择优选取26名同学。在活动开展前,积极对学生的应急情况、思想内容、行为举止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对实践团成员进行了任务安排,共分为:宣传组、联络组、新闻组、后勤组;并调查了成员的药物过敏史、衣服尺码并准备了夏天常备药物、条幅等活动物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其次,由郭美霞老师公布实践行程安排并做行前安全教育;最后由徐晓玉主任作动员讲话,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守纪律、听指挥、保安全。同时引导实践团的成员们认真思考:三下乡的社会实践的意义是什么?三下乡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能为中华文化传承做些什么?

在此次安全教育大会结束后,为能保证中医文化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团成员针对驱蚊香囊中的13味药材进行了仔细梳理,明确每一味中药的功效,正确用法;八段锦演示,要求演示者动作熟练,熟知动作要领,而且能熟知每一段动作对身体的好处;针灸推拿要求日常好操作、危险系数低的穴位及推拿主要做针对肩部进行放松,手法请专业教师进行现场讲解,集中培训。各环节熟练以后,整体进行彩排,每个环节严格把控时间,仔细抠细节,确保宣讲能完美呈现给居民。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月16日清晨,实践团成员们迎着朝阳,踏上了去往白城的路。白城地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有2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城市,所辖区域有汉书遗址、辽吉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等历史人文景观和向海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四海湖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等;且药用资源丰富,药材品质上乘,是优良的道地关药主产区之一,被誉为“神奇的北纬45度地带”,在吉林省素有“南有长白山,北有科尔沁”之称。


忆来路,以“自信”的传承姿态延续“文化繁荣”。

7月16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白城市博物馆,“文物不言,自有春秋”在实践团成员们踏入展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大门。宏伟的建筑,浓厚的历史氛围瞬间将他们包围,经过时间洗礼的生活用具也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展柜中一一展示的经过岁月洗礼的生活用具、城防地图、再到近代的红色革命纪念馆,无声诉说着白城从游牧民族到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实践团成员被白城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所吸引,深深感慨白城历史文化的悠久,感受着先辈们为他们赖以生息的家园披荆斩棘的开拓与建设,这是一次激荡人心的实践,激励着在这一件件文物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青年们,去完成“文化传承”,走出博物馆,返回学校、走进社区,回归家庭,延续文化繁荣。


看今朝,以“自强”的传承姿态建设“文化强国”。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向海自然保护区,开始丹顶鹤放飞行动,他们静静地站在一旁,用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画面。仙鹤的每一次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从容,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每一次展翅都如同在空中绘制着一幅幅动态的画卷。实践团成员们被这种纯粹的美所震撼,心中涌动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之后实践团成员攀登上五层高的揽海阁,在上面他们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湿地,看到很多珍奇的保护动物和鱼类,并在旁边的图标上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这次向海之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且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真正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环,实践团成员们更应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以“自强”的姿态传承建设“文化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挺膺担当。


望前路,以“创新”的传承姿态谱写“现代文明”。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直奔顺达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热情欢迎了他们,稍作整顿,开始了期待已久的中医文化宣讲。实践团成员首先对香囊中的13味药材进行了讲解,重点讲解了药材的日常用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准确回答;之后又带来了八段锦的演示,居民们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对居民发起邀请,一起练习八段锦,成员们对居民的动作进行纠正,并嘱咐居民们多练习,对身体大有裨益;第三个环节是针灸,针灸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疗效的医学艺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在此次宣讲中,实践团成员向居民们介绍了六个穴位,分别是:足三里穴、合谷穴、外关穴、太阳穴、百会穴、中冲穴。这些穴位可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病”。最后,实践团成员邀请居民们感受推拿手法,推拿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可以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酸痛,放松肌肉,甚至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社区与居民们肯定了实践团成员们的辛苦付出,并表示可以建立深度合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通过开展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把难以理解的中医文化,简明快速的传播给居民,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医学知识,一方面让居民们深刻体验了中医治疗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了这种传统疗法的实效,另一方面宣传了中药文化,强化了居民将中医养生理念运用于生活的意识。居民们的热情反馈肯定了成员们的专业价值,并让他们对于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未来是青年的未来,是希望的未来, 青年一代,青出于蓝胜于蓝,将“三下乡”与“中医宣讲”相结合,深刻性地理解中华文化传承的概念,并创新性地以“一己之力”传播并传承着中华文明,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为“现代文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

三“反思蓄能,踔厉奋进”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在返程途中召开了三下乡总结会,对于此次活动中的失误与不足之处进行复盘,并通过集思广益总结更恰当的做法,为完善下次活动奠定基础;另外,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对白城的悠久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在中医文化宣讲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肯定了当前所学专业的前景,更明白了医学生对于中医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他们表示未来更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积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医国粹,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文化,提升中医养生理念。

文化传承是精神火炬的接力,是上一代满含期许的交付,是后人怀揣憧憬的接受,实践团成员们作为当代青年,应肩挑传承大任,方能不负韶华,把自身所掌握的中医文化内化于心,严于律己,外化于行,激励成员们不断前进,不断宣扬、传播,让更多人认识中医文化,感悟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闭窗口
 
 
共青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吉林省委   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   共青团长春市委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官方微博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   电话:0431-84825214  传真:0431-84845181
地址:长春市吉林大路6177号  邮编:130031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信息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吉ICP备09002693号-1